銅陵化工集團新橋礦業有限公司位于長江之濱、風景如畫的皖南山區,是一座以硫為主,伴生銅、金、銀、鐵、鉛、鋅等多種金屬元素的大型化學礦山,已探明地質儲量1.7億噸,其中硫鐵礦礦石量8711萬噸、鐵礦石量2400萬噸、銅金屬量50萬噸、鉛鋅金屬量4萬噸、還有成百上千噸的金銀金屬量,是中國華東、華中地區重要的硫資源供應商。
新橋礦業公司歷史悠久,上世紀五十代即開始采礦,1972年作為上海市的原材料基地開始大規模建設,1983年組建為銅陵市新橋硫鐵礦,1991年銅陵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時即為核心層企業。2001年1月改制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新橋礦業有限公司,成為銅陵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國有獨資全資子公司。目前,礦山采礦能力為200萬噸/年,選礦能力為170萬噸/年。新橋礦業公司以“規模增量、礦權增儲、綜合利用”為目標,不斷充實和加強資源開發方面的力量,先后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南大學、江西理工大學、西安天宇公司等單位在深邊部找礦、資源綜合利用、露天轉井下、選別技術攻關等方面開展了廣泛合作。2009年,與華東冶金地質勘查局、812地質隊就安徽青陽縣高家塝白鎢礦深部及外圍普查項目勘察合作和權益轉讓正式簽訂協議,并于2011年月獲得該礦權49%“權益”。2011年6月,公司與中南大學共建企業院士工作站,主要以露天轉井下開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為依托,今后將拓寬至課題申報、人才培養等更廣泛領域。
該大型化學礦山已開采30多年,露天礦坑底部分與地面高差156米,露天礦坑底距井下礦不到30米,本著“安全為主,環境保護”的理念,銅陵化工集團新橋礦業有限公司決定將露天礦初步回填,露天礦回填會對井下礦產生影響。進而銅陵化工集團新橋礦業有限公司決定引進先進監測技術,實時對露天坑底進行監測。
該露天礦回填地壓監測系統由湖南中大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共布置8個位移監測鉆孔,安裝8個多點位移計,在每個位移監測鉆孔周邊安裝一個應力計,共布置8個應力計,各傳感器將采集到的數據通過電纜傳輸至布置在辦公樓內的數據采集器,再通過光電轉換器將數據通過光纖傳輸至礦山調度室監控中心的地壓監測電腦主機中,實現遠程數據采集、讀取和分析,并進行必要的操控工作。
該監測項目主要采用澳大利亞DATATAKER公司的DT85G型數據采集儀、加拿大ROCTEST公司的BOR-EX型鉆孔多點位移計、韓國ACE公司的1338VW型鉆孔應力計。
多點位移計鉆孔
鉆孔清孔、多點位移計及鉆孔應力計安裝
多點位移計及鉆孔應力計灌漿安裝
傳感器接線、牽引至采集站
自動化采集站建站調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武县| 靖州| 武陟县| 新乡县| 岳阳市| 河池市| 大方县| 沿河| 黑河市| 玉门市| 甘洛县| 玛曲县| 汪清县| 西宁市| 定兴县| 炎陵县| 务川| 富顺县| 龙口市| 黑山县| 阿克苏市| 云阳县| 平舆县| 庄河市| 体育| 麻城市| 镇赉县| 板桥市| 克拉玛依市| 资中县| 伊金霍洛旗| 班玛县| 弋阳县| 怀柔区| 开封县| 新竹市| 金乡县| 永和县| 信宜市| 黔东| 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