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簡介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是以預制構件為主要受力構件,經裝配連接而成的混凝土結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是我國建筑結構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國建筑工業化的發展,提高生產效率、節約能源、發展綠色環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證建筑工程質量。與現澆施工工法相比,裝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綠色施工的節地、節能、節材、節水和環境保護等要求,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揚塵、減少環境污染、清潔運輸、減少場地干擾、節約水、電、材料等資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我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發展
相比其它發達國家,我國的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較晚。早期的裝配式建筑也以單層工業廠房為主。21世紀,隨著我國經濟與技術的迅猛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迎來了高潮。我國于2014年發布了第一本關于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領域的重要規范《JGJ 1-2014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隨后陸續出臺了國家、行業和地方性驗收規范,例如《GB 50524-2015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17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認定全國30個城市為第一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并批準195家企業為第一批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裝配式建筑在我國蓬勃發展起來。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檢測的相關規范和檢測方法
裝配式結構的檢測分為材料及配件檢測、預制構件檢測和現場檢測。其中前兩者相對比較簡單,用常規的檢測方法可以實現。而現場檢測的難點往往在于套筒灌漿密實度、套筒鋼筋長度等的檢測。通過工程技術人員的不斷努力和現場實踐,我國出臺了一序列的技術檢測規程,包括目前正在編制的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T/CECS XXX-202X《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檢測技術標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JGJ/T485-2019《裝配式住宅建筑檢測技術標準》,以及在安徽、山東、上海、河北、江蘇、廣東等地均建立了地方性的檢測技術規程。這些方法中引入了許多新的測試方法,例如內窺鏡法、X射線成像法檢測套筒內灌漿高度和鋼筋錨固長度,沖擊回波法檢測漿錨搭接灌漿飽滿度,陣列超聲成像法檢測疊合板結合面缺陷,表面硬度法檢測套筒連接灌漿料實體強度,紅外熱成像法檢測外圍護墻板防水性能等,成為裝配式結構強勁發展的有力保障。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檢測的相關設備
上述技術規程中均提到了與檢測方法對應的檢測設備,包括:
-
灌漿飽滿度檢測:內窺鏡、X射線
-
鋼筋錨固(插入)長度檢測:內窺鏡、X射線
-
豎向預制構件底部接縫內部缺陷檢測:超聲儀
-
疊合樓板結合面缺陷檢測:陣列式超聲儀
-
漿錨搭接灌漿飽滿度:沖擊回波測試儀
-
灌漿料實體強度檢測:里氏硬度計
-
外圍護墻板防水性能檢測:紅外熱成像儀
-
動力特性檢測:振動檢測儀
陣列式超聲成像儀
檢測疊合樓板結合面以及混凝土構件中的缺陷,混凝土質量評估的有力工具
內窺鏡
3D測量灌漿飽滿度和鋼筋插入長度,準確直觀
X射線機
測量套筒內部復雜結構
沖擊回波測試儀
檢測漿錨搭接灌漿飽滿度、疊合樓板結合面以及混凝土結構內部缺陷
超聲波測試儀
檢測預制構件底部接縫內部缺陷、疊合樓板結合面以及混凝土結構內部的缺陷
里氏硬度計
檢測套筒連接灌漿料實體強度,小型輕便,云數據保存

紅外熱成像儀
檢測外圍護墻板的防水性能,高效直觀
振動監測儀
測量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動力特性